生物、化學等基礎學科的人才是否過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1-28 14:24:25
我本科是生物類專業,碩博時期是生物與化學化工結合的交叉學科,因此對這兩個學科的就業情況有所了解。這兩個學科一直是最不好就業的學科之二,無論是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生都是如此。生物類的尤其更難。
我認識的很多生物專業的人,有一部分一直讀到博士(在國內或者國外),最后繼續搞科研了,然而沒有讀碩或者讀博的人,大部分都轉行了,因為憑著生物類或者化學類的本科或者碩士學歷,很難找到工作。可能有些人會說,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陶氏、杜邦、GE、殼牌等大企業不是都會招生物和化學類的應屆生嗎?其實,這些企業每年也就最多平均招幾十個生物或化學類的應屆生,這些企業能夠提供的職位一年也就幾百個,而一個高校一年的生物和化學專業畢業生就有幾百人,因此,這些大企業提供的職位遠遠不能滿足應屆生的需求。此外,他們大多會招化學類中的高分子專業、精細化工專業的應屆生。化學類的其他專業和生物類的專業還是比較難找到工作。
我認識的一些生物和化學類的學生好一點的有改行做銷售、做管理工作、做證券或基金的行業研究員、期貨交易員;差一些的則做行政秘書或者進工廠成為普通工人等。似乎社會上真不需要那么多生物類和化學類人才。
這種現象說明生物類和化學類的人才過剩嗎?我覺得不見得是過剩,而是高校沒有培養好人才。現在很多管理咨詢類職位、證券或者基金的行業研究員職位等都很需要一些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但是往往這些專業人才不懂金融或者管理的知識,因此,純生物或化學類的應屆生很難被招到這種公司,除非是個別在咨詢或金融類公司做過實習的學生。
現在大學這些基礎學科的對學生的培養模式是都按照科學家的標準進行教育的,而社會上并不需要所有的本科生都成為科學家,這就害苦了一些不想成為科學家或者不能成為科學家的人。社會上更需要交叉學科的綜合性人才,但這種綜合性的人才很難被高校培養出來,除非是學生自己想多學點其他學科的知識,自己想辦法去學習。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化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