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與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實現了“互聯、互通”,但并不能實現互操作,特別是復雜的業務協作及其信息系統的軟件互操作性問題長期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傳統的互操作性技術,仍然停留在數據、元數據的互操作水平。面對復雜的網上業務協作及其信息系統的軟件(模型層)互操作性難題,亟待解決。 ...
無論是描述SOM還是描述FOM,OMT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便于仿真系統的互操作和仿真部件的重用。 OMT作為對象模型的模板規定了記錄這些對象模型內容的標準格式和語法。但對于對象模型如何建立,OMT必須記錄哪些內容,OMT本身并沒有說明。...
實現互操作性這一目標意味著數字生態系統中機器必須以兼容的方式相互通信。因為只有高度的互操作性才能確保跨越企業、行業邊界的全連接。然而標準化委員會的一決定導致先前尚未統一的區域標準之間出現了明顯重疊。用例及體系結構和參考模型給路線圖中的國際適用標準打下了基礎。“該標準化路線圖不僅展示了工業4.0的標準化現狀,同時還顯示了現有的標準和規范之間的差距,必須盡快修訂或調整。...
第二卷《對云計算使用者的有用信息》描述了一個概念模型——NIST云計算參考架構和分類,并指出了美國政府云計算的目標業務和技術使用案例。第二卷也確定了適用于云模型的現存互操作性、可移植性和安全性標準,以及說明了高優先級需求差距,這些差距需要新的或修改的標準、指導文件或技術加以彌補。文件同時指出了采用云計算的安全挑戰,還深入分析了第一卷列出的10項需求和“優先行動計劃”。...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