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表土資源缺乏地區,鼓勵采取無土生態修復技術;對于干旱地區,宜采取節水生態修復技術、抗旱植物恢復技術、礫石覆蓋恢復技術等。 (七)對露天坑、廢石場、尾礦庫等永久性坡面,采取分級削坡、生態袋護坡等坡面穩定技術進行處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為提高植被成活率,建議采用水平條溝、魚鱗坑、種植槽等技術,進行微地形改造。 (八)廢石場、尾礦庫等固體廢物堆場服務期滿后,應及時封場,開展生態修復。...
南京地理所研究員高光團隊基于在長江中下游淺水湖泊流域的長期調查和受控實驗研究,明晰了草型生態系統退化和水生植被恢復的營養鹽、光照、魚類群落等生境條件閾值;通過軟性圍隔消浪、水體透明度提升、螺蚌投放和魚類生態調控等技術手段的綜合運用,有效改善了示范區生境條件,達到水生植被恢復的生境閾值;根據蠡湖的形態、水深及濱湖城市湖泊的景觀等要求,選擇本土水生植物物種構建群落,在淺水區主要配置草甸型的沉水植物群落(...
王如松:生態基礎設施的疲軟和缺失也是當今城市建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和公園綠化并不是城市生態建設的全部。...
王如松:生態基礎設施的疲軟和缺失也是當今城市建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和公園綠化并不是城市生態建設的全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