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牽頭,匯聚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汕頭大學等水產育種領域的骨干力量,聚焦于斑節對蝦、墨吉對蝦、香港牡蠣、華貴櫛孔扇貝等廣東省重要特色蝦貝的種業需求,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合作模式,著力于解決廣東省特色海水蝦貝產業問題。 ...
1 c型溶菌酶, 主要分布在脊椎動物和昆蟲中, 大部分蝦溶菌酶屬于c型,如凡納濱對蝦、日本囊對蝦、斑節對蝦、羅氏沼蝦、日本沼蝦的溶菌酶。 2 g型溶菌酶, 分布在鳥類和魚類,雞蛋清中溶菌酶含量為2%~4%。其他鳥類的蛋清、哺乳動物的乳汁中和鯉魚也含有溶菌酶。 ...
,研究了幾丁質酶基因在斑節對蝦蛻皮過程中的表達,從海參分離出同源框基因,并進行了序列的測定。...
白斑綜合癥病毒(WSSV)是蝦類養殖中最具毒性的病原體之一。對涉及WSSV感染的病毒候選受體的研究可以為控制病毒性疾病提供有用的信息。關于蝦中WSSV附著蛋白或候選受體的報道有好幾種,例如斑節對蝦Rab7與WSSV包膜蛋白VP28結合,這有利于WSSV感染,斑節對蝦中的幾丁質結合蛋白(CBP)與11種WSSV相互作用包膜蛋白,可降低和延緩中和試驗中WSSV攻擊時的死亡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