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化膜理論”或“膜破裂理論”表明在應力或活性離子的作用下腐蝕破壞時,首先表現為鈍化膜的破壞。破壞部分成為陽極;裂紋尖端應力集中降低陽極電位,加速陽極溶解。在應力作用下表面鈍化膜破壞是由于臨近裂紋尖端處容易產生局部塑性變形而形成滑移臺階所致,如圖 2 所示。“陽極溶解理論”認為陽極金屬的不斷溶解導致應力腐蝕 SCC 裂紋的形核和擴展,造成合金結構的斷裂。...
下載頁面GB/T 15260-1994|鎳基合金晶間腐蝕試驗方法 下載頁面GB/T 5003-1999|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學腐蝕性的測定 下載頁面GB/T 16545-1996|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腐蝕試樣上腐蝕產物的清除 下載頁面...
ASTM標準G1-90《制備、清洗和評價腐蝕試驗試樣》建議了制備裸露固態金屬試樣、清除試驗后的腐蝕產物以及評價已發生的腐蝕損傷的試驗規程。其中以下一些有關試樣制備的原則和方法可供參考。 1)對于模擬暴露于服役環境的實驗室腐蝕試驗而言,采用與服役狀況類似的商品表面可獲得*有意義的結果。 2)試樣上應以下列方法之一制作標記。 ...
為了達到金屬材料的耐腐蝕性能測試的目的,目前使用的試驗方法,按照材料與環境介質的相互關系,大致可以分為實驗室試驗、現場試驗和實物試驗三大類。 (1)實驗室試驗 在實驗室內,有目的地將專門制備的材料(一般為小型的試樣)在人工配制的、受控制的環境介質條件下進行腐蝕試驗,稱為實驗室試驗。...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