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還未有計劃地開展主要造林樹種的遺傳改良,更談不上建立種子園來生產林木良種。1954年開始,南京林學院組織林業科技服務團陸續赴我國南方林區,開展林木資源調查和科技社會服務。在福建森林調查時,葉培忠團隊發現閩北地區氣候和立地條件十分適宜杉木的生長。杉木不僅是先前林農維持生計的重要經濟來源,而且也是解放初期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根據植物的細胞具有全能性理論,植物體的每個細胞不經過有性生殖階段,在適宜的人工培養條件下,都有可以發育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細胞胚,再生成為一個植株的潛在能力。對于植物細胞全能性以及體細胞發育進程可逆調控的參悟,令施季森和團隊興奮不已。他們清醒地認識到,發展林木細胞工程技術將是加速林木良種繁殖,實現工業化生產的高效途徑。...
一個在全世界眾所周知的丑惡現實是:木材來源的紙質文件記錄,往往都易于被涂改操縱。科學家正在開發一套工具,可以識別到樹種和來源國家及地區。其中一些方法已被用于破案。世界的森林木材解剖發現犯罪痕跡一株巨大的桉樹在彼得·蓋森(Peter Gasson)位于倫敦皇家植物邱園(Kew)的辦公室中十分顯眼,木材解剖學家的實驗室總是能夠吸引大家的好奇心。?...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