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靶場”架構示意圖該成果利用基于隱私保護的數據可信流通與防護關鍵技術,解決了隱私保護與數據流動之間的矛盾,實現了數據流通和大模型訓練過程中的受控使用,并在保護用戶隱私、確保數據合規可控的前提下,促進了數據的高效流通和高質量利用,構筑了可信可控的數據共享空間。...
在網絡安全研究中,基于深度學習的入侵檢測方法因具有較強的檢測能力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大部分基于深度學習的入侵檢測方法處理長度過長的網絡流量數據時能力不足,它們選擇只處理流量的包頭部分,忽略流量載荷中有價值的信息,因此當黑客把攻擊行為隱藏在流量的載荷中時,這些入侵檢測方法就無法有效檢測到惡意流量。 ...
他認為,可以建立一致性的監管和治理規則,針對個人身份信息在數據共享流通中的使用,建立授權、救濟、問責機制,保護身份主權,維護國家安全;鼓勵各地緊扣“一個碼”,有序整合分散的身份信息,推動建立以各地城市碼為入口的個人數字身份集約化管理和應用機制,利用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技術加強以人為中心的隱私和安全設計,將身份控制權歸還給用戶;探索建立數字身份圖譜,強化身份風險評估能力。...
據了解,雖然QKD的信息論安全性已經得到證明,但在系統開發階段仍會出現缺陷或與安全模型的偏差,危及實際QKD系統的安全性。同時QKD模塊與其它的密碼模塊一樣,也需要接受嚴格的安全測試和評估才能部署到實際應用中。...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