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環境部將以陸海統籌為原則開展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打通“陸地和海洋”,統一布設海洋環境監測點位,形成覆蓋我國全部海域的海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對海洋環境、近岸海域,尤其是河口海灣區域富營養化、入海污染物排放、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等開展監測;完善覆蓋監測全過程的海洋環境監測標準、規范體系,為海洋環境監測提供技術保障等。 ...
20日,記者從威海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了解到,近日,威海2013年度常規性海洋環境監測全部結束,2013年威海進行常規性監測任務23項,近岸海域環境監測站位布設380余個,較2012年增加69個。 2013年,威海常規性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共包括4大類、23項,監測海域面積11449平方千米。 ...
水環境方面,統籌布設地表水監測點位,整合國土、環保、水利部門地下水監測點位,在已有362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基礎上,新建、改造47個長江、淮河流域和其他重要水體水質自動監測站及浮標站,形成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城市內河和近岸海域為一體、人工監測與自動監測相結合的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
近岸海域方面,在事故區域臨近的近岸海域布設了5個監測點位。氰化物與歷史的監測數據相比,沒有明顯變化,符合海水水質標準。2008年到2014年以來,近岸海域的水質監測,都有檢出過氰化物,但不超標。 事故發生后,環境保護部緊急抽調了應急監測力量支援天津。...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