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防護的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四項原則:1、盡可能減少輻射暴露的時間 ;2、盡可能增大與輻射源之間的距離;3、隔離輻射源 ;4、用非放射測量技術來取代放射性核素。三、保護性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1、時間。...
慢性放射性損傷可致受輻射人在數年或數十年后,可能出現白血病、惡性腫瘤、白內障、生長發育遲緩、生育能力降低等遠期軀體效應,還可能出現胎兒性別比例變化、先天畸形、流產、死產等遺傳效應。?4.2放射性廢棄物的分類放射性廢物的許多性質,都可以作為分類的依據,我國在1995年發布實施的放射性廢物分類標準,是先把放射性廢物按物理狀態分為氣載、液體和固體三類廢物。...
(3)放射性廢棄物的管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進行生物學實驗及實驗后的廢棄物處置過程均應嚴格遵從我國放射性污染法及相關技術規程操作,實行持證上崗及使用登記制度,并佩戴個人專用輻射劑量計(Dose meter)方可進入同位素實驗室,實驗結束后應及時用放射性探測儀檢查污染狀況。...
4 國內外實驗室污染治理的現狀在國外,有專門的實驗室廢棄物處理站來集中收集處理。實驗室廢棄物集中處理站的管理規范、嚴格,安全環境保護意識極強。專門地點集中、專門房間、專門容器存放,專門人員管理,嚴格分區、分類,集中送特殊廢品處理場處理。各種廢棄物由各實驗室分類上交后,處理站要對交來廢棄物稱重后將信息存進計算機,再分類放到規定地方集中。...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