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陳厚群踏上了水工抗震這條少有人走的研究之路。水工抗震是交叉邊緣學科,國內根本沒有專門的研究機構,陳厚群只能在摸索中從零開始,艱難起步。新中國成立后,各地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筍,但在抗震方面還是仿照蘇聯,僅有籠統的以房屋建筑為主包括各類建筑物的抗震規范,缺少水工建筑物的針對性抗震設計規范。...
“在眾多工程實踐的基礎上,我開始試著編制出既能反映已有共識的科研新成果、又能促進追蹤前沿研究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國家標準。”抱著這樣的想法,陳厚群牽頭主編了首部水工抗震國家標準,填補了我國水工抗震設計的空白。在實現跨地區和行業的“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的過程中,陳厚群團隊的結構振動開放研究實驗室納入中國科學院的開放實驗室系列。...
隨著強震觀測的開展,取得了不少的強震記錄,利用這些強震記錄,科技人員計算了反應譜曲線,獲得了符合我國場地特性的“平均反應譜”或“設計反應譜”,使反應譜分析得以真正用于工程設計,從而使我國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從“靜力”法過渡到以反應譜為中心的“動力”分析方法階段。...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