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們建議,國家要完善相關法規、規定、技術標準和規范;加強海上石油平臺、海上原油過駁作業和海底輸油管道管理,控制重大污染風險;并要完善相關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建立水上重大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專項基金,提高船舶污染應急處置能力;加大技術投入,加快大型化、專業化溢油清污設備的研發以及盡快地發展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的清污公司。...
但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孫佑海向《經濟參考報》表示,海上鉆井平臺溢油事故的賠償標準的確定,目前在國內缺乏明晰的法律條款。 廣東海建律師事務所主任許光玉曾向本報指出,在法律法規缺失時,國家海洋局頒布的《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導則》(以下簡稱“技術導則”)就對確定索賠額度至關重要。上述法學家對此表示擔憂,康菲公司肯定會抗辯,《技術導則》屬于行業規范,并質疑其法律效力。 ...
建立海洋科研中心,建設南海相關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技術研究與示范基地;建設海洋生物標本館和基因庫,開展島礁物種登記;建設島礁生態監測站、島礁海洋測點及島礁海洋環境監測站等資源環境監測設施,開展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監測預警和島礁地質安全評估;健全溢油有效應急機制,提升區域溢油風險管控能力。 ——加強海洋觀測預報。...
各分局要監督石油企業定期開展生產設施、儲存設施和輸油管道的溢油風險排查;開展遙感監視、視頻監控、船舶監視相結合的海上油田溢油監控;健全完善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溢油應急工作機制等。...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