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據密集型科學范式下,科研是數據驅動的科研,“數字化的數據本身成為科研的基礎設施”,世界各國科研教育機構和圖書館都已將數字資源作為文獻情報采集、存儲、服務的主流形式。在這種背景下,數字資源的長期保存和長期有效利用,日益成為國際上關注的戰略問題,但我國科學界對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價值和意義的認識并不充分。 (1)我國數字資源利用受到限制。 ...
與會專家認為,由于數字文獻資源的戰略重要性和數字文獻資源長期保存的復雜性,需要在國家層面有整體部署,統籌考慮技術條件、權益管理、運行機制和可持續保障等問題,加快數字文獻資源長期保存體系的建設,盡快、盡多、高效、可靠和可持續地實現重要科技文獻資源中國本土長期保存。為保障科研生命線的安全穩定打下堅實基礎。...
會議由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主持。會上,饒權、馮士新分別講話,熊遠明、王博先后致辭。王博在致辭中表示,“將中華典籍遷移到數字環境下,用數智技術挖掘古籍資源所蘊含的文化價值、用融媒體手段呈現典籍的精神魅力,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隨后,饒權、郝平與馮世新、熊遠明、李濤一起共同發布“《永樂大典》高清影像數據庫”及“《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知識庫”。...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