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本工業標準規定了使用原子發射光譜儀進行定量分析的一般規則
原子吸收光譜法是本世紀50年代中期出現并在以后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儀器分析方法,這種方法根據蒸氣相中被測元素的基態原子對其原子共振輻射的吸收強度來測定試樣中被測元素的含量。它在地質、冶金、機械、化工、農業、食品、輕工、生物醫藥、環境保護、材料科學等各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原子吸收光譜是原子發射光譜的逆過程。基態原子只能吸收頻率為ν=(Eq-E0)/h的光,躍遷到高能態Eq。因此,原子吸收光譜的譜線也取決于元素的原子結構,每一種元素都有其特征的吸收光譜線。 原 子的電子從基態激發到最接近于基態的激發態,稱為共振激發。當電子從共振激發態躍遷回基態時,稱為共振躍遷...
中藥材在種植、采收、運輸和貯藏的過程中,容易引起大量真菌生長和毒素累積,真菌會代謝產生次級代謝產物:真菌毒素(Mycotoxin),真菌毒素通常以痕量形式存在于基質中, 長期攝入易引發癌癥、突變及畸形。中藥霉變已成為影響中藥材質量與使用安全的主要問題之一。為更好的控制中藥材(飲片)質量,進一步提高中...
許多的原子/離子在高溫灼燒的時候,價層電子會被激發到高能級的軌道。由于不穩定,又會自動躍遷會低能級。在這個過程中,多余的能量會以光子的形式發射出來。由于不同原子/離子的價層電子所處能級不同,以及價層電子數量的區別,導致在灼燒的時候所發射出來的光線會有自己的獨特性。 原子發射光譜法就是利用物質...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5-05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