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與外部監控設備,以及無線通信網絡相連接,協助移動醫療和相關大數據處理等。信息載體的生物可降解性,信息傳輸過程的可視化和遠程可控性對納米網絡技術發展具有突破性的意義。”陳意釩表示。 在未來的3到5年之內,他希望目前提出的基于生物可降解納米機器人的納米網絡技術能夠從理論工作進入實驗驗證階段,并且盡快開始產業化過程,造福廣大患者。 ...
海洋監測手段 船載快速監測系統在海上航行過程中采集數據, 部分數據分析工作可在船上開展。數據的傳輸內容有實時監測數據以及陸地支持系統制作的信息產品規范化數據文件。通信要求實時通信, 通過國際移動衛星組織 (Inmar Sat) 提供的Inmar Sat-C系統或岸上傳輸技術與數據處理中心連接, 數據量約為1 KB/站[8]。 ...
現場控制系統與監控中心之間的通信有GSM無線通信、MODEM電話撥號連接、有線網絡連接和衛星通信等多種方式,前兩種已有較為成熟的技術實例且成本較低。后端數據處理軟件技術后端數據處理在整個水質在線監測系統中發揮著“信息中心”的作用,是整個系統的信息出口,主要發揮數據記錄、表達和存儲的功能。一般這類軟件都是基于WINDOWS平臺開發,采用模塊化設計思想,具有較好的模塊性、可移植性和可維護性。? ...
論文鏈接圖1 陸基遙感系統的原理和結構示意圖圖2 陸基高光譜遙感監測系統機器學習算法檢驗與校正精度結果圖3 陸基遙感系統捕捉到的兩次浮游植物水華和對應的現場照片...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