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化學家近日研發出一種更簡易的技術用于制造工業用途極為廣泛的二氧化鈰(CeO2)納米晶體。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當將前體材料鈰溶解到水中時,就會自然形成這種納米晶體。這是人們首次發現二氧化鈰的這一形成過程。 研究人員將這一發現發表在《化學》期刊上,這一發現極大...
操作工藝將200g硝酸鈰銨[(NH4)2Ce(NO3)6]溶于1000mL70~80℃熱水中。溶解完全后過濾,濾液加入250mL濃氨水進行堿解,至氫氧化鈰完全沉淀為止。吸濾,用熱水洗至不含NO3-(用靛藍檢驗),得氫氧化鈰。將132mL49%硫酸于攪拌下加入到上述制得的氫氧化鈰中,并在水浴上加熱...
螢石型結構的二氧化鈰隨環境氧分壓和溫度的變化會形成一些氧空位,具有優異的儲氧和釋放氧特性,廣泛地應用于燃料電池、處理汽車尾氣的三效催化劑、光催化、傳感器、氧滲透膜和生物醫藥等領域,長期以來在基礎和應用研究上均受到高度重視。特別是,研究發現納米結構的氧化鈰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例如...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材料與能源研究部研究員司銳與北京大學教授張亞文課題組、劉海超課題組合作,將催化劑“構效關系”研究與同步輻射原位X射線技術緊密結合,在一氧化碳催化氧化反應方面取得新進展,提出了對氧化鈰負載的鉑催化劑活性結構物種進行甄別的一種有效表征方法,相關論文已發表在...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4-08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