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G84-89(2012)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1989。
。
ASTM G84-89(2012) 在大氣腐蝕測試中表面暴露在潮濕條件下濕潤時間的測量的標準操作規程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ASTM G84-89(2020) 。
該實踐提供了一種用于測量安裝在感興趣位置的表面上的傳感元件的濕潤持續時間的方法。經驗表明,傳感元件對導致潮濕的因素的反應方式與其安裝表面的反應方式相同。表面水分在金屬腐蝕和非金屬劣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濕氣在表面上的沉積可能是由大氣或氣候現象引起的,例如雨或雪的直接降水、冷凝、腐蝕產物的潮解(或至少是吸濕性)或表面上的鹽沉積等。對造成濕氣沉積的大氣或氣候因素的測量不一定能準確指示 TOW。例如,物體的表面溫度可能高于或低于環境溫度和露點溫度。因此,在沒有環境氣象指示表明表面已經歷凝結循環的情況下,就會發生凝結。結構設計因素和方向可能會造成溫差以及由此對 TOW 的影響,如 4.2 中所述。因此,某些表面可能會免受雨或雪的影響;可以促進或阻止給定區域的排水,等等。因此,結構的各個組件可以根據質量、方向、氣流模式等不同地表現出不同的性能。了解大型結構不同點的 TOW 有助于解釋腐蝕或其他測試結果。為了改進從宏觀地理基礎上分離的測試地點獲得的數據的比較,傳感器元件的統一方向大膽地以 30° 的角度暴露在盛行風的方向上。建議在水平線以上。應記錄傳感器距地面的高度。雖然該方法沒有建立 TOW 與環境相對濕度 (RH) 水平之間的關系,但長期研究表明,在標準條件下暴露的面板每年經歷的 TOW 相當于 RH 高于 RH 的累積時間。給定閾值。該時間值隨位置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變化。已經為一個位置的標準面板的頂面和底面開發了概率曲線,該曲線顯示了表面被弄濕的概率時間占相對濕度處于特定水平的累積時間的百分比。如果需要,應該可以建立類似的關系來處理其他暴露條件。
1.1 本實踐涵蓋了一種監測暴露于產生濕氣沉積的循環大氣條件的表面的濕潤時間(TOW)的技術。
1.2 本實踐也適用于檢測和監測墻壁或屋頂組件以及測試設備內的凝結。
1.3 如果測量 TOW 以便與其他場所進行比較,特別是如果該數據與其他特定場所的儀器技術結合使用,則可以顯著增強暴露場所的校準或表征。
1.4 以 SI 單位表示的值應被視為標準值。本標準不包含其他計量單位。
1.5 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操作 5.1 校準裝置,將250毫升蒸餾水27±1℃(80±2)漏斗的測試和測量所需的時間空的漏斗。 5.2 將試樣牢固地固定在直徑152.4 mm (6.0 in)的環內,使織物試樣表面暴露在水霧中。試樣表面應光滑無褶皺。 5.3 將呼拉圈放在織物上面的試驗臺上,使噴霧圖案的中心與呼拉圈的中心重合。 ...
操作 5.1 校準裝置,將250毫升蒸餾水27±1℃(80±2)漏斗的測試和測量所需的時間空的漏斗。 5.2 將試樣牢固地固定在直徑152.4 mm (6.0 in)的環內,使織物試樣表面暴露在水霧中。試樣表面應光滑無褶皺。 5.3 將呼拉圈放在織物zui上面的試驗臺上,使噴霧圖案的中心與呼拉圈的中心重合。 ...
安裝 3.1 設置 打開噴霧等級測試儀后,將儀器置于溫濕度穩定的房間內平整光滑的表面。 4. 操作 4.1 校準裝置,將250毫升蒸餾水27±1℃(80±2)漏斗的測試和測量所需的時間空的漏斗。 4.2 將試樣牢固地固定在直徑152.4 mm (6.0 in)的環內,使織物試樣表面暴露在水霧中。試樣表面應光滑無褶皺。 ...
美標ASTME 2177-19 《潮濕條件下的標線逆反射性能測試標準方法》和ASTM E2832-17 《連續降雨條件下的標線逆反射性能測試標準方法》條文說明ASTME 2177-19潮濕標線8.2測試道路標線的干燥或潮濕逆反射性能8.2.1利用設備廠家的操作說明校準和操作設備8.2.2確定待測區域的位置8.2.3把標線逆反射亮度系數儀器置于測試區域上方或后方,測試儀器照明光路方向與車流方向一致,確保測試照明區域在標線寬度內...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