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食用,食物鏈的消費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細菌所貯存的能量,效率為10%~20%左右。對于生物界的幾乎所有生物來說,這個過程是它們賴以生存的關鍵。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環,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其主要包括光反應、暗反應兩個階段,涉及光吸收、電子傳遞、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應步驟,對實現自然界的能量轉換、維持大氣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
由于第一厭氧池進水中含有較多內碳源可利用因而具有較高的 反硝化速率,但與其進水中的食料比有關。好氧一池的容積一般可按F./M為0.25考慮;在 厭氧二池中,由于好氧二池出水中有機物濃度較低,同時也沒有外加 碳源因而 反硝化菌主要通過內源 呼吸作用,以細胞內碳源進行 反硝化,因此反硝化效率較低,并與系統的 污泥齡有關。但這種 反硝化作用可有效地提高整個處理系統的反硝化程度,從而利于提高脫氮效率。...
空氣吹脫法一級除氨效率一般為85%左右,要達到更高的處理要求,則需要多級串連操作。另外,因為廢水中氨的平衡濃度受溫度影響非常大,因此水溫低時采用空氣吹脫效率很低,一般不太適合在寒冷的冬季使用。在空氣吹脫工藝中,如果將廢水及空氣進行加熱,提高操作溫度,可以提高脫氨效率,但是由于系統熱量無法實現綜合回收利用,會導致其廢水處理單耗顯著增加,其經濟性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該系統本質上仍是A/O系統,但其利用交替工作的方式,避免了混合液的回流,因而脫氮效果優于一般A/O流程。其缺點是運行管理費用較高,且一般必須配置計算機控制自動操作系統。 生物膜系統 將上述A/O系統中的缺氧池和好氧池改為固定生物膜反應器,即形成生物膜脫氮系統。此系統中應有混合液回流,但不需污泥回流,在缺氧的好氧反應器中保存了適應于反硝化和好氧氧化及硝化反應的兩個污泥系統。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