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6089-97(2010)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1997。
ASTM D6089-97(2010)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Z12 液體介質與植物、動物、人體器官采樣方法,在國際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13.060.10 天然水資源。
ASTM D6089-97(2010) 地下水取樣過程文件形成的標準指南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ASTM D6089-19(2023) 。
在對地下水監測井進行采樣時,徹底記錄所有現場活動非常重要。應保留足夠的現場數據,以便重建可能影響樣品完整性的程序和條件。生成的現場數據對于解釋從樣品實驗室分析中獲得的化學數據至關重要。現場數據和觀察結果也可能對分析實驗室人員有用。
1.1 本指南涵蓋了對地下水監測井進行采樣時應在現場記錄哪些信息以及如何記錄信息。遵循這些建議將為大多數監測計劃提供足夠的文件。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記錄附加或不同的信息,或兩者兼而有之,以徹底記錄采樣事件。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沒有必要記錄本指南中建議的所有信息。文件的級別將取決于現場特定條件和監管要求。
1.2 本指南僅限于地下水采樣事件的書面記錄。可以使用其他記錄方法(即電子和視聽),但本指南未提及。本指南中涉及的具體活動包括靜態水位測量的記錄、監測井凈化、監測井采樣、現場測量、地下水樣品制備和地下水樣品運輸。
1.3 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1.4 本指南提供了有組織的信息集合或一系列選項,但不建議具體的行動方案。本文件不能取代教育或經驗,應結合專業判斷使用。本指南的所有方面并非都適用于所有情況。本 ASTM 標準無意代表或取代用來判斷特定專業服務是否充分的護理標準,也不應在不考慮項目許多獨特方面的情況下應用本文件。 “標準”一詞本文件標題中的 僅表示該文件已通過 ASTM 共識流程獲得批準。
對于損害鑒定評估過程中涉及到的土壤調查、地下水調查、健康風險評估、修復技術篩選等方面的工作,《指南》規定直接參考上述已有規范中的技術要求。對于損害調查確認環節的基線確定,如果無法獲取歷史水平或對照水平,則選用標準值作為基線水平,這種情況下,可以參考上述已有的土壤與地下水質量評價標準,確定基線水平。...
根據污染場地全過程管理的原則,統籌考慮土壤和地下水等環境介質,《指南》對場地調查、風險評估、治理修復、環境監理、驗收及長期風險管理等所有環節,明確了各方責任,理順了工作程序,提出了技術方法,細化了操作規范。 與環境保護部今年2月發布的場地系列環保標準相比,《指南》對環境調查、風險評估、修復及監測等方面細化補充了操作要求,并增加了環境監理、修復驗收及后期管理的內容。 ...
對于損害鑒定評估過程中涉及到的土壤調查、地下水調查、健康風險評估、修復技術篩選等方面的工作,《指南》規定直接參考上述已有規范中的技術要求。對于損害調查確認環節的基線確定,如果無法獲取歷史水平或對照水平,則選用標準值作為基線水平,這種情況下,可以參考上述已有的土壤與地下水質量評價標準,確定基線水平。...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