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變化背景及碳密度數據,對比分析紅樹再造林(原先紅樹林損失區域,如廢棄魚塘等)與紅樹林造林(原先非紅樹區域,如灘涂等)的固碳能力及潛在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紅樹林恢復40年期間,被破壞的紅樹林生境的再造林,其單位面積的藍碳累積量顯著高于利用灘涂等區域進行紅樹林造林所能獲取的藍碳累積量。同時,研究...
紅樹林的保護力度,成立了多個以紅樹林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地。如今許多紅樹林造林項目已經實施,其中福建福鼎的潮灘上已經種植了3550畝的紅樹林。紅樹林恢復面臨的問題紅樹林與海草床、鹽沼并稱為地球上的“三大濱海藍碳生態系統”。紅樹林是濱海生態系統,提供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持生物...
“近年來,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利用國際援助、國債項目等資金進行恢復造林,紅樹林面積從1985年的5800公頃增加到目前的7000多公頃。自然保護區高橋核心區生態定位站實測數據顯示,900公頃紅樹林每年可吸收23100噸二氧化碳,固定碳627噸,釋放氧氣1.35―2.7億微摩爾/秒...
修復總面積將達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 “總體上比較接近實際”,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王文卿表示。 根據先前的《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2016—2025年)》,紅樹林人工造林面積為48650公頃,其中前期安排26758公頃,后期...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2-11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