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上,聯盟農業科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整合智能搜索、情景敏感、知識自動抽取與智能重構、多終端適配等技術,實現不受時空限制的即時獲取科技信息資源;應用基于ID-Mapping的多源用戶數據融合技術、用戶畫像關鍵技術,構建了數據監測大屏,實時監測平臺運行服務情況。平臺獲得發明ZL1項,2022年1月入選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
截止到2022年7月底,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的日均地圖訪問量超過8.14億次,累計注冊開發用戶超過80.79萬個,支撐應用超過73.18萬個。應用范圍涵蓋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科研教育、交通運輸、水利、農業、民政、氣象、統計、地震、住建等領域,有力推進了政府地理信息資源共享,提升了地理信息應用效能。...
繼續開展國家臨床研究基地信息共享與利用技術平臺、科研信息平臺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重要中藥資源的網絡化共享平臺建設,提高中醫藥科技信息服務應用能力。加強中醫藥教育、文化、對外交流等信息化建設。開展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建設,制(修)訂中醫藥數據元、基礎數據標準等標準規范,建立和完善中醫藥資源數據庫。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其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污染物監控與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忠瑞介紹說,信息資源共享是新疆今年的重點任務,包括業務系統開發(環境地理信息查詢系統、生態功能區紅線系統等),數據中心和云平臺搭建。目前,最大的物聯網是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全疆288家國控企業,也將以信息化作為抓手和基本支撐,形成“監測——視頻——監控——監管”四位一體的平臺。信息化真正進入了環保業務的核心領域。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