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1985年歐盟理事會通過了“技術協調與標準新方法”指令后,各成員國必須用新方法指令取代本國所有可能產生沖突的法律條款,并有義務將其轉換為國家法律,實現了各成員國在質量領域的高度統一。歐盟只限定在產品進入市場前必須滿足的健康、安全、環保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內容,具體由各成員國內的市場和社會主體實現自律監管。 ——各成員國之間的區域協同治理。...
這一戰略重點包括以下幾項措施:確保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至少不低于傳統汽車;制定電動汽車通用標準,以使電動汽車能在歐盟范圍內各地區充電;鼓勵建立面向大眾的充電站;推動智能電網的發展;出臺有關法律法規,促進電動車電池的開發研究和回收利用。 2011年,歐盟委員會通過“交通2050戰略”,希望能打破歐盟交通業對石油的依賴,并提出到2050年減少60%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協調各成員國排放限額程序以保證整個歐洲擁有良好的競爭環境; 5. 與其他系統兼容(如:與加里弗尼亞和與澳大利亞系統)。 (四)限制交通運輸排放 (五)其他領域的GHG減排 通過歐盟建筑節能指令的廣泛執行和弓隊歐盟低能耗建筑的要求,至2015年建筑節能30%是可能的。 (六)研究與技術開發 FP7用于環境、能源和交通運輸研究的經費預算增加到84億歐元。...
歐盟加強區域大氣環境保護工作,首先考慮的是定期制定包括區域聯防聯控目標和措施的歐共體環境行動規劃,如2001年第六個行動規劃就要求歐盟制定有關空氣質量的實施戰略。由于這一行動規劃屬于政策性的文件,它需要條例、指令等立法予以實施。為此,歐盟制定了一系列包括區域聯防聯控措施在內的空氣保護立法。歐盟各成員國將上述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指令轉化為國內的法律或者法令予以貫徹落實。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