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我國環境管理對本土水環境基準的重大需求,研究構建了“國家-流域-區域”三級水環境質量基準制定方案,在國家、流域和水生態功能區三個層面上提出水環境基準制定和實施的技術路線和具體方法,涵蓋了水環境基準閾值最少生物物種需求(MTDR)“三門六科”等成套關鍵技術,推動水環境基準應用于水環境管理實踐。...
國務院日前正式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 ...
而在城市和產業布局過程中,我們較少統籌考慮用水量和河流的納污能力。一家企業和100個人的取水量對于整條河流可能沒有影響,但是如果一百家企業和100萬人同時用水并排污,河流的流量和水質就很難保障。 其次是粗放型農業和技術落后的工業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萬元產值用水量高,每畝農灌用水量也高。 “水十條”如何改變現狀? 記者:“水十條”對于保障生態流量改善水環境質量有何意義? ...
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銦的使用日益廣泛,需關注含銦污染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本標準選擇性強、靈敏度高,所用儀器設備價格和分析成本相對較低。本標準的發布實施可為水環境及相關行業水污染物中銦的測定提供技術支撐。 上述五項標準的發布實施,對于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體系,規范生態環境監測行為,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服務生態環境監管執法,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保障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