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旗研究團隊首先通過對兩個不同的自然群體同時進行兩年三點兩重復鳥吃或不吃的表型調查,通過GWAS分析在兩個群體中同時能檢測到一個單主效位點Tannin1基因 (圖1)。Tannin1是一個控制高粱單寧合成很關鍵的基因。同時也發現以前推測的與鳥取食相關性狀在包殼、穗型、芒、種皮顏色和單寧含量這五個性狀中,只有單寧含量這個性狀與高粱抗鳥是呈極顯著相關性。 ...
...
文章也指出甜高粱作為飼料利用存在的缺點和瓶頸,如其淀粉含量比玉米的低、干物質含量和高單寧對喂飼的影響,及高粱在生長過程中根分泌的高粱酮可能對下季作物的抑制作用等。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利用基因組學、分子標記和基因編輯等技術,進行設計型分子育種方案及高效綠色技術設想。 謝旗和許智宏為文章的共通訊作者,相關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中科院STS項目的資助。圖:甜高粱及其高效利用的綠色可持續性農業模型...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