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7375-08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2008。
ASTM D7375-08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G17 一般有機化工原料,在國際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71.040.40 化學分析。
高水濃度會對芳香烴、其混合物和相關化合物的許多用途產生不利影響。當芳烴、其混合物和相關化合物用于配方和化學過程時,水會抑制所需的反應。在芳香烴、其混合物和相關化合物的制造和加工過程中,水會引起腐蝕問題和有害影響。
1.1 本測試方法描述了使用卡爾費休庫侖滴定法測定芳香烴及其混合物中的水含量。 、衍生物和相關化學品。
1.2 本試驗方法適用于水分濃度為10~400mg/kg的樣品。
1.3 在確定使用此方法的測試結果是否符合適用規范時,結果應按照實踐 E 29 的四舍五入方法進行四舍五入。
1.4 以 SI 單位表示的值應視為標準。優選的單位是毫克每千克(mg/kg)。
1.5 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有關具體危險說明,請參閱第 8 節。
2 原理和反應式?樣品稱量后放置在加熱爐內,試樣中的水分在高溫下蒸發,用惰性載氣(通常是干燥氮氣)將水蒸氣送至滴定池內,以卡爾·費休庫侖法滴定水分。 ?二氧化硫和試樣中的水將碘還原,生成三氧化硫和氫碘酸,傳統卡爾費休試劑中含有碘,而庫侖技術是從碘化物電解產生的碘。根據法拉第原理,產生碘的物質的量與消耗的電量成正比,即1mg水消耗10.71C 電量,從而通過消耗的總電量計算出水分含量。...
卡爾費休水分測定儀卡爾費休法簡稱費休法,是1935年卡爾費休(KarlFischer)提出的測定水分的容量分拆方法。費休法是測定物質水分的各類化學方法中,對水最為專一、最為準確的方法,已被很多國際標準,如ISO、ASTM、DIN、BS和JIS等公認為準確性最高的方法。...
卡爾費休庫侖法(電量法)的測定原理:電量法,是基于將試樣溶于含有一定碘的特殊溶劑的電解液后,水即消耗 碘,但所需的 碘不再是用已標定過的含碘試劑去進行滴定,而是通過電解過程,使溶液中的碘離子在陽極氧化為碘:I2 → 2e-+I2所產生的碘又與樣品中的水反應。其終點用雙鉑電極指示。當電解液中 碘濃度恢復到原定濃度時,停止電解。然后根據法拉第電解定律:計算出待測試樣的水分含量。...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