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E466-07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2007。
ASTM E466-07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H22 金屬力學性能試驗方法。
ASTM E466-07 金屬材料受力控制的恒定振幅軸向疲勞試驗的操作用標準實施規程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ASTM E466-21 。
1.1 本實踐涵蓋了進行軸向力控制疲勞試驗的程序,以獲得金屬材料在疲勞狀態下的疲勞強度,其中應變主要是彈性的,無論是在初始加載時還是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這種做法僅限于對軸向無缺口和缺口樣本進行疲勞測試,這些樣本在室溫下在空氣中承受恒定幅度、周期性的力作用。本實踐不適用于部件或零件的軸向疲勞試驗。注 1-以下文件雖然沒有在文本中直接引用,但被認為足夠重要,可以在本實踐中列出:E 739 線性或線性化應力-壽命 (SN) 和應變-壽命 (-N) 統計分析實踐疲勞數據STP 566 疲勞測試手冊STP 588 疲勞實驗統計規劃和分析手冊STP 731 中值疲勞限值估算表
因此當執行疲勞測試時,傳統等幅定頻所獲得的極限疲勞性能已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等新材料使用所面對的技術問題,受力環境的改變,速度的躍動,振幅與頻率的變化,都已成為目前新能源汽車材料研究的主要課題。“對材料在變頻變幅狀態下的長時性能研究將是未來趨勢”,方博士說道。但目前我國現行的測試標準GBT 15248-2008 :金屬材料軸向等幅低循環疲勞試驗顯然并不滿足上述材料的測試要求。...
導讀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金屬材料關系十分密切,種類繁多的金屬材料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例如新能源汽車采用鐵、銅、鋅、鉻和碳鋼等金屬材料,側面反應出金屬材料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程度和反映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對金屬材料進行力學性能、疲勞可靠性等測試與研究,對于產品設計、結構分析、質量控制、失效分析都非常重要。...
拉扭復合型設計類試驗 通常采用電液伺服的方式實現拉扭復合疲勞加載,即在交變軸向加載的基礎上疊加正反扭矩。當模擬工件處于一種恒定拉向載荷而扭矩存在較慢周次的循環交變時,可采用本文所介紹的扭轉試驗機編程實現拉-扭復合疲勞加載,即利用回旋式液壓卡盤雙向旋轉與平移式卡盤的軸向加載,扭矩最高可達2000N·m,拉向載荷可達10kN,控制頻率最高0.5Hz。...
英斯特朗疲勞試驗系統搭載的AlignPro對中系統能夠計算標準樣品在受力情況下的彎曲度,顯示實時信息并建議如何調整來減小彎曲度(通過松緊對中環上的螺絲可進行調整)。A:8800疲勞系統使用的靜壓軸承作動器的特殊設計能夠抵抗側向力的影響,始終保持作動器活塞的對中。另外,英斯特朗還提供防扭轉裝置以防止樣品在測試力加載下產生扭轉,影響對中。? ?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