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6009-96(2006)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1996。
ASTM D6009-96(2006)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Z23 工業廢水、污染物分析方法。
本指南旨在為廢物堆采樣提供指導。它可用于獲取與使用、處理或處置相關的廢物表征樣品;監控活動樁;為關閉廢物堆做準備;或調查廢棄堆中的內容。用于取樣的技術包括堆的就地評估和物理移除樣本。現場評估包括遙感、現場氣體分析和滲透率等技術。廢物堆的采樣策略取決于以下因素:
4.3.1 項目目標,包括決策時可接受的誤差水平; 4.3.2 樁的物理特性,例如樁的尺寸和構造、樁各部分的通道以及樁的穩定性; 4.3.3 產生廢物的過程和廢物特性,例如危險的化學或物理特性,廢物是否由污泥、干粉或顆粒組成,以及廢物的異質性; 4.3.4 堆的歷史,包括產生日期、處理和運輸方法以及當前的管理方法; 4.3.5 監管考慮因素,例如監管分類和特征數據; 4.3.6 采樣方法的限制和偏差,包括廢物異質性、采樣設計和采樣設備可能引入的偏差。建議本指南與 D 4687 指南結合使用,后者涉及抽樣設計、質量保證、一般抽樣注意事項、保存和容器化、清潔設備、包裝和監管鏈。附錄 X1.1.1 中包含廢物堆調查的案例歷史,本指南為從廢物堆中獲取代表性樣本提供了指導。為場地評估、抽樣設計、設備選擇和數據解釋提供了指導。
1.2 廢物堆包括主要用于廢物儲存或處置的區域,包括地上旱地處置單元。本指南可適用于城市垃圾堆的采樣。
1.3 本指南闡述了采樣設計和采樣方法的選擇如何取決于垃圾堆的具體特征。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垃圾堆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它的用途。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