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E2241-06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2006,于 2015/1/15 廢止。
ASTM E2241-06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Q33 建筑玻璃,在國際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81.040.30 玻璃產品。
該測試方法旨在提供一種評估約 2 小時電流-電壓循環穩定性的方法。 22°C 的 ECW,如 1.2.2 ,4 中所述(參見附錄 X1,第 X1.4-X1.7 節。)1.1 所描述的測試是一種加速老化和監測隨時間變化的性能的方法。電致變色窗(ECW)。典型電致變色窗戶的橫截面具有三到五層涂層,其中包括夾在兩個透明導電電極(TCE,參見第 1 節)之間的一到三個活性層。截面排列的示例可以在“電致變色窗的評價標準和測試方法”中找到。 (本標準中使用的縮寫詞,請參見第 1 節)。
1.2 該測試方法僅適用于為視覺玻璃(上層和下層)制造的密封中空玻璃(IG)單元上的分層(TCE 之間的一個或多個活性涂層)吸收性電致變色涂層。基材)用于建筑物的區域,例如玻璃門、窗、天窗和外墻系統。用于電致變色改變光學特性的層可以是覆蓋層和基底之間的無機或有機材料。
1.3 本測試方法中使用的電致變色涂層隨后將暴露在太陽輻射下(參見測試方法 E 2141),并部署以控制太陽輻射量通過吸收和反射來減少輻射,從而限制太陽得熱和傳輸到建筑物中的太陽輻射量。
1.4 該測試方法不適用于其他顯色裝置,例如光致變色和熱致變色裝置。
1.5 測試方法不適用于由玻璃以外的覆蓋層或基底材料制成的電致變色窗。
1.6 本文引用的測試方法是在指定條件下進行的實驗室測試。該測試旨在模擬并可能加速電致變色窗的實際使用。除非已經進行了實際相應的在役測試并進行了適當的分析以顯示如何從加速老化測試中預測性能,否則該測試的結果不能用于預測在役裝置隨時間的性能。
1.7 值以公制 (SI) 單位表示的數據應被視為標準。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重點對尺寸檢查,防觸電保護,接地措施,延長線插座的結構,防潮,絕緣電阻和電氣強度,拔出插頭所需的力,彎曲試驗,耐熱,爬電距離、電氣間隙和通過密封膠的距離,絕緣材料的耐非正常熱、耐燃和耐電痕化,電源接口,電擊和能量危險的防護,電氣絕緣,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導體的端接,機械強度,接觸電流和保護導體電流,電源端子騷擾電壓,1GHz以下輻射騷擾等20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在低工作電壓和低單位面積電荷下,可觸發接近3 OD的完全可逆吸收變化。其中的最優材料在880 nm達到了858 cm2C-1的電致變色顯色效率,并在100次氧化/還原循環中保持高于95%的電致變色響應。此外,電致變色轉換速度極快,氧化響應時間低于0.4 s,還原響應時間約為0.2 s,比之前報道的COFs至少高出一個數量級,使這些材料成為迄今為止轉換速度最快的框架材料之一。...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