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5755-03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2003。
ASTM D5755-03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P09 衛生、安全、勞動保護,C51 環境衛生。
這種微真空取樣和間接分析方法用于非空氣粉塵樣品中石棉的一般檢測。它用于協助評估建筑物表面(例如天花板、架子、電氣元件、管道系統、地毯等)上可能發現的灰塵。該測試方法提供了建筑物中石棉結構的表面負荷指數。根據定量 TEM 分析得出的單位面積灰塵分析。
5.1.1 本測試方法不描述評估含石棉材料建筑物的安全性或可居住性或符合聯邦、州或地方法規或法令所需的程序或技術。用戶有責任做出這些決定。
5.1.2 目前,用本試驗方法測得的含石棉粉塵與人體接觸空氣中石棉的可能性之間尚未建立任何關系。因此,用戶在解釋從該測試方法獲得的數據時應考慮其他可用信息。灰塵的這一定義接受所有小到足以通過 1 毫米(18 號)篩網的顆粒。因此,在樣品制備過程中分散的單個大的含石棉顆粒(來自顆粒尺寸分布的大端)可能會導致該樣品的 TEM 分析中出現異常大的石棉表面負載結果。因此,建議從同一區域獲取多個獨立樣品,并在整個程序中至少分析三個樣品。
1.1 本測試方法涵蓋以下程序:(a) 識別灰塵中的石棉,以及 (b)提供采樣粉塵中石棉表面負載的估計值,報告為采樣表面單位面積的石棉結構數量。
1.1.1 如果要確定石棉質量的估計值,用戶可參考測試方法 D 5756.1.2 本測試方法描述了通過微真空技術對石棉結構的非空氣粉塵進行取樣所需的設備和程序。非空氣樣品是從可能含有石棉的灰塵表面區域采樣而收集在標準濾膜盒內的。
1.2.1 該程序使用微真空采樣技術。該技術的收集效率未知,并且會因基質而異。影響收集效率的特性包括表面紋理、粘附性、靜電特性和其他因素。
1.3 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識別石棉是基于形態、選區電子衍射(SAED)和能量色散X射線分析(EDXA)。還確定了有關結構尺寸的一些信息。
1.4 該測試方法通常適用于從每平方厘米約 1000 個石棉結構開始估計石棉結構的表面載荷。
1.4.1 該測試方法中概述的程序采用間接樣本制備技術。其目的是將聚集的石棉分散成基本原纖維、纖維束、簇或基質,可以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更準確地定量。然而,與所有間接樣品制備技術一樣,觀察到的定量石棉可能并不代表采樣時石棉的物理形態。更具體地說,所描述的程序既不會產生也不會破壞石棉,但它可能會改變礦物纖維的物理形態。
1.5 以 SI 單位表示的值應被視為標準。括號中給出的值僅供參考。
1.6 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建立適當的......
⑥定量分析:確定試驗中可檢測的元素含量。▍樣品要求:①樣品必須是化學上和物理上穩定的干燥固體,表面清潔,在真空中及電子束轟擊下不揮發或變形,無反放射性和腐蝕性。②掃描電鏡觀察在尺寸和形態上對試樣沒有嚴格要求,X射線微區成分分析試樣必須磨平、拋光。斷口觀察時,應盡量保證試樣表面清潔,有沾污時可采用吹干、塑料膠帶復形或酒精清洗。③試樣必須導電。...
6、定量分析:確定試驗中可檢測的元素含量。▍樣品要求:1、樣品必須是化學上和物理上穩定的干燥固體,表面清潔,在真空中及電子束轟擊下不揮發或變形,無反放射性和腐蝕性。2、掃描電鏡觀察在尺寸和形態上對試樣沒有嚴格要求,X射線微區成分分析試樣必須磨平、拋光。斷口觀察時,應盡量保證試樣表面清潔,有沾污時可采用吹干、塑料膠帶復形或酒精清洗。3、試樣必須導電。...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