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6000-96(2002)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1996。
ASTM D6000-96(2002)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D04 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
ASTM D6000-96(2002) 地下水位點水層信息的標準指南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ASTM D6000/D6000M-15e1 。
確定一個區域的電位表面對于任何類型的建筑、土地利用、環境調查或可能影響含水層的修復項目的初步規劃至關重要。
5.1.1 必須了解擬議受影響含水層中的電位表面,以便正確規劃抽水或補給設施(例如水井)的建設。建筑物等結構物的建造方法可以通過項目附近地下水的深度來控制。其他建在地表以下的項目,例如礦山和隧道,都會受到水頭的影響。監測含水層地下水位在一段時間內(無論是幾天還是幾十年)的趨勢對于任何直接影響含水層的永久性建筑設施(例如廢物處理場或生產井)至關重要。
5.2.1 長期監測有助于解釋來自補給井、坑或廢物處理場的水和其他液體的移動方向和速率。監測還有助于確定抽水對含水層儲水量的影響、整個含水層地下水位的趨勢以及含水層的自然補給量。本指南描述了顯示項目區域內單個地下水位和多個地下水位的基本表格和圖形方法。這些方法是由水文學家開發的,旨在幫助解釋水頭數據。
5.3.1 表格方法有助于比較原始數據和修改后的數據。
5.3.2 圖形方法直觀地顯示受降水控制的季節趨勢、與人工抽取含水層或向含水層補給有關的趨勢、抽取和補給地點的相互關系、含水層中水運動的速率和方向以及影響含水層的其他事件。由廣泛的計算方法產生的演示技術,特別是數學模型和含水層特征的確定,包含在第 2.1.1 節中列出的 ASTM 標準中。本指南涵蓋了一系列選項,但沒有指定行動方案。它不應被用作唯一的標準或比較的基礎,并且不能取代或減輕專業判斷。
1.2 本指南總結了地下水位點水位數據的表示方法。注 18212:本指南中使用的站點是指單個點,而不是地理區域或財產,由相對于陸地表面或固定基準的 X、Y 和 Z 坐標位置定位。地下水位被定義為能夠從地球表面以下的自然地層產生水或水文數據的任何來源、位置或采樣站。源或設施可以包括井、泉水或滲漏以及排水管或隧道(方向接近水平)。其他來源,如挖掘、驅動裝置、鉆孔、池塘、湖泊和污水坑,可以證明與地下水有水力連接,適合預期用途。
1.3 對含水層地下水位的研究有助于解釋可用于抽取的水量、含水層測試、水通過含水層的運動以及自然力和人為力對含水層的影響。
1.4 在地下水位測量的單一水位給出了在有限時刻,井或鉆孔中某個垂直位置的水高度。這些信息可用于井或其他設施(例如處置坑)建設的初步規劃。注28212;在短時間內測得的液壓頭......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