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水解酸化反應器集沉淀、吸附、網捕和生物絮凝等物理化學過程,與水解、酸化和甲烷化過程等生物降解功能于一體。水解酸化處理系統與厭氧處理系統、A2/O和AB工藝A段的優勢菌群均有較大差別。在厭氧處理系統中,由于嚴格控制在厭氧條件下,系統中的優勢菌群為專性厭氧菌,完成水解酸化的微生物主要為厭氧微生物。...
目前,針對厭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方法是ISO 11734,但是該方法僅針對可溶性低密度試驗材料(如洗滌劑)在水性試驗條件下的生物分解能力,對塑料并不適用。而GB/T 33797則規定了測定塑料在高固體含量厭氧消化條件下最終生物分解程度的辦法,它代表城市有機固體廢棄物的厭氧消化情況。?測試方法1.?試驗材料與接種物混合后,被引入至消化容器中,進行厭氧消化,試驗周期15天或生物分解達到平穩為止;2.?...
3.廚余垃圾厭氧消化存在問題廚余垃圾的營養物質豐富,C/N符合厭氧消化的要求,但是總結近年國內外文獻發現,廚余垃圾的厭氧消化仍然面臨許多問題:1)廚余垃圾的顆粒較大,且其中復雜的有機質,如木質素和角蛋白在厭氧條件下幾乎不可生物降解,而化合物如木質纖維素和細胞壁雖可生物降解,卻很難被生物利用,這些因素都會減慢廚余垃圾的水解速度,延長厭氧消化的停滯時間。...
如聚乳酸中的淀粉可能會導致再生塑料制成的薄膜產生孔和斑點等劣變。堆肥化根據微生物生長的過程及其是否給氧,可以分為好氧堆肥化和厭氧堆肥化。好氧堆肥化是在氧氣存在下,有機物質分解的過程,最終產物是CO2、H2O、熱量和腐殖質。厭氧堆肥化是無氧條件下,厭氧微生物將有機物降解成CH4、CO2、H2O、熱量和腐殖質。通常說的堆肥化是指好氧堆肥化。...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