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G31-72(2004)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1972。
ASTM G31-72(2004)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H25 金屬化學性能試驗方法。
腐蝕測試本質上阻礙了完全標準化。這種做法(而不是標準化程序)作為指南提供,以便可以避免此類測試的一些陷阱。經驗表明,所有金屬和合金對影響腐蝕和“加速”腐蝕的許多因素的反應并不相同。腐蝕測試僅給出指示性結果,甚至可能完全具有誤導性。除了明顯需要標準化的材料鑒定測試之外,提出通用的不靈活的標準實驗室腐蝕測試程序是不切實際的。在設計任何腐蝕試驗時,必須考慮本實踐中討論的各種因素,因為已發現這些因素對所獲得的結果有很大影響。
1.1 本實踐描述了影響實驗室浸沒腐蝕試驗的公認程序和因素,特別是質量損耗測試。這些因素包括試樣制備、設備、測試條件、清潔試樣的方法、結果評估以及腐蝕率的計算和報告。這種做法還強調了記錄所有相關數據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報告測試數據的清單。附錄中列出了實驗室腐蝕測試的其他 ASTM 程序。 (警告 - 在許多情況下,活性金屬鈦和鋯上的腐蝕產物是一種堅硬且緊密結合的氧化物,無法通過化學或普通機械方法去除。在許多此類情況下,腐蝕速率是通過質量增加而不是質量損失確定的。 )1.2 以 SI 單位表示的數值應視為標準。括號中給出的值僅供參考。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