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7242-06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2006。
ASTM D7242-06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D90 礦山機械設備綜合。
1.1 本標準實踐涵蓋了當使用氣動壓力來引發井或測壓計內水頭壓力變化時,用于進行水頭瞬時變化(段塞)測試的現場方法。雖然本實踐專門解決了使用直推工具氣動啟動段塞測試的問題,但在適當的情況下,這些程序可應用于采用旋轉鉆井方法安裝的井或壓力計。
1.2 本標準實踐用于獲取確定水力特性所需的現場數據。含水層或含水層的指定垂直區間。應用該實踐獲得的現場數據采用適當的分析程序進行建模(測試方法 D 4104、D 5785、D 5881、D 5912、參考文獻 (1))。
1.3 單位 SI 單位或英寸-磅單位中規定的值應為單獨視為標準。每個系統中規定的值可能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每個系統應獨立使用。組合兩個系統的值可能會導致不符合標準。
1.4 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1.5 本實踐提供了一組用于執行一個或多個特定操作的說明。本文件不能取代教育或經驗,應結合專業判斷使用。并非該實踐的所有方面都適用于所有情況。本 ASTM 標準無意代表或取代必須用來判斷特定專業服務是否充分的護理標準,也不應在不考慮項目許多獨特方面的情況下應用本文件。標題中的“標準”一詞意味著該文件已通過 ASTM 共識流程獲得批準。
含水層厚度:在承壓含水層水頭固定的情況下,抽水時間和總抽水量都是隨著承壓含水層厚度增加呈線性遞增的趨勢;當含水層厚度呈等幅增加時,抽水時間和總抽水量都是呈等幅增加趨勢。 在承壓含水層厚度固定的情況下,抽水時間和總抽水量都不隨承壓含水層水頭的增加而變化(除了水頭值為15m時)。其主要原因是,測壓水位下降時,承壓含水層所釋放出的水來自含水層體積的膨脹及含水介質的壓密,只與含水層厚度有關。...
滑動查看原文水文地球物理層析方法在地下水流和運移建模中的應用在小尺度上,平均沉積物性質可能不適合用于描述污染物遷移的地下構造特性,而是需要詳細的含水層特征來描繪優先水流路徑。此外,河流含水層沉積物的水動力學特性可能在幾十年內在小距離上發生變化,只有少數高度連通且低阻的區域可能主導整個區域地下水流動狀態。為彌補疏距鉆孔橫向分辨率差的問題,可以采用地球物理跨孔方法以較高的分辨率來描述地下特征。...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