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大咖和青年學者結合社會關注的科學熱點、生活中的聲學問題等,解密《神秘的水下聲世界》《用聲音降溫——熱聲效應》《記錄聲音——揭秘愛迪生留聲機》《聲音魔法師》《水下順風耳》;其中,孫炳文研究員主講的《記錄聲音——揭秘愛迪生留聲機》同步在“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的嗶哩嗶哩賬號直播,超過130萬網友在線觀看。體驗和互動活動拉近了觀眾與聲學科技的距離。...
直到今天,這個公式依然被印在波動聲學的教科書里。 馬大猷的另一項重要成就——微穿孔板理論,也是從怪主意的靈感中迸發出來的。 1966年,國家準備進行導彈發射試驗。導彈發射時所產生的噪聲會對導彈造成影響,馬大猷擔起了為導彈發射井設計吸聲系統的重任。 在國際上,噪聲等聲音的吸收主要靠玻璃纖維、礦渣棉等多孔性材料,因為聲波可以在材料的空隙中被摩擦和消耗掉。...
長期接觸低頻噪音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但解決方案可能出現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乒乓球表面。在最新一期《應用物理學雜志》中,法國里爾大學和希臘雅典國立技術大學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聲學超表面,其使用乒乓球作為亥姆霍茲諧振器,創造出廉價但有效的低頻隔音效果。基于穿孔乒乓球的聲學超表面聲音傳輸的實驗裝置和數值模型。...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