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氏定氮法是由丹麥化學家凱道爾于1833年建立的,現已發展為常量、微量、平微量凱氏定氮法以及自動定氮儀法等,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凱氏定氮儀是根據蛋白質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過測定樣品中氮的含量從而計算蛋白質含量的儀器。因其蛋白質含量測量計算的方法叫做凱氏定氮法,故被稱為凱氏定氮儀,又名定氮儀、蛋白質測定儀、粗蛋白測定儀。...
其中半微量凱氏定氮法是食品中蛋白質含量測定的國家標準方法(參見GB5009·5-85)。 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消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后在堿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蒸餾出來并為過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標準鹽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
食物中粗蛋白含量以大豆最高,肉類次之。粗蛋白英 文為crude protein。粗蛋白是食品、飼料中一種蛋白質含量的度量。由于一般蛋白質中含氮量約為16%,故在概略分析中,常用凱氏(Kjeldahl)法測出總氮量,再乘以系數6.25來求得。實際上,它是食品、飼料中含氮化合物的總稱,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后者又可能包括游離氨基酸、嘌呤、吡 啶、尿素、硝酸鹽和氨等。...
1.粗蛋白的測定原理:凱氏法測定試樣中的含N量,即在催化劑作用下,用H2SO4破壞有機物,使含N物轉化成(NH4)2SO4,加入強堿進行蒸餾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測出N含量,將結果乘以換算系數6.25,計算出CP含量。...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