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ISO 12107:2003
    金屬材料.疲勞試驗.數據的統計規劃和分析

    Metallic materials - Fatigue testing -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analysis of data


    ISO 12107:2003 發布歷史

    ISO 12107:2003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X-ISO 發布于 2003-03。

    ISO 12107:2003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H22 金屬力學性能試驗方法,在國際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77.040.10 金屬材料機械試驗。

    本標準有等同采用的 中文版 GB/T 24176-2009 金屬材料.疲勞試驗.數據統計方案與分析方法

    ISO 12107:2003的歷代版本如下:

    • 2012年 ISO 12107:2012 金屬材料.疲勞試驗.數據的統計規劃和分析
    • 2003年 ISO 12107:2003 金屬材料.疲勞試驗.數據的統計規劃和分析

     

    目標 本國際標準提出了疲勞試驗實驗計劃和結果數據統計分析的方法。 目的是通過高置信度和實際數量的樣本來確定金屬材料的疲勞性能。 2 待分析的疲勞特性 本國際標準提供了一種在各種應力水平下使用可以線性近似材料在適當坐標下的響應的關系來分析疲勞壽命特性的方法。 具體來說,它涉及:a)給定應力下的疲勞壽命,b)給定疲勞壽命下的疲勞強度。 本國際標準中的術語“應力”可以用“應變”代替,因為所描述的方法也適用于分析作為應變函數的壽命特性。 應變控制測試中的疲勞強度是根據應變來考慮的,正如通常在應力控制測試中根據應力來理解的那樣。 3 應用限制本國際標準僅限于分析由于單一疲勞失效機制而表現出均質行為的材料的疲勞數據。 這是指與測試條件下材料行為密切相關的測試結果的統計特性。 事實上,在不同條件下測試的給定材料的樣本可能會揭示失效機制的變化。 對于普通情況,結果數據的統計特性代表一種故障機制并且可以允許直接分析。 相反,也會遇到統計行為不一致的情況。 所有此類情況都必須通過兩個或多個單獨的分布進行建模。 當故障可能從相同應力水平的表面或內部部位開始時,經常會觀察到這種行為的一個例子。 在這些條件下,數據將具有與不同故障機制相對應的混合統計特征。 本國際標準不考慮這些類型的結果,因為需要更高的分析復雜性。

    標準號
    ISO 12107:2003
    發布
    2003年
    中文版
    GB/T 24176-2009 (等同采用的中文版本)
    發布單位
    國際標準化組織
    替代標準
    ISO 12107:2012
    當前最新
    ISO 12107:2012
     
     

    推薦


    誰引用了ISO 12107:2003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