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電子對抗技術電子對抗可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目前各國在該方面進行了大量研制工作,下面將對典型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并對未來可能應用于突防手段的技術進行簡要介紹。(1)箔條/障礙物/照明彈箔條/障礙物/照明彈是一種典型的無源干擾,其設計可在空間或再入環境中工作,包括含有燃料及氧化劑并配備符合空間工作要求的點火器的照明彈、無源射頻箔條或光學箔條。...
該技術并非是簡單地在一枚導彈上裝載多枚分彈頭,而是讓每個分彈頭都有獨立的飛行彈道,可調整軌跡攻擊不同目標。這樣每枚反導攔截導彈最多只能摧毀一個分彈頭。讓反導系統的效能大為降低,東風41可攜帶6-10枚分導式核彈頭,這將嚴重動搖各國反導系統的可靠性。...
圖5 俄羅斯國家電視臺在普京國情咨文報告現場同步播放視頻的截圖:機彈分離至點火的過程中間拋掉尾部整流罩(2)導彈在彈道的最后部分會以對目標實施大落角灌頂式攻擊。從視頻中隱約可以看出,在最后撞擊前,導彈仍有較為明顯的平直段外形。推測導彈的彈頭很可能并未與彈體分離,即導彈在攻擊全程是頭體不分離的。...
2015年初,美國發布“未來陸基戰略威懾系統”政府公告,該公告向世界說明了美軍未來在2030年后新一代陸基戰略導彈的設計方案與相關要求。美軍將開發新一代戰略彈道導彈系統—“未來陸基戰略威懾系統”,該系統將具備全新的推進系統和制導控制系統,而該系統將繼續使用已再入的MK12A和MK21核彈頭,并保留單彈頭和多彈頭配置,也將繼續采用地下井式部署方式,以替代現役的“民兵”Ⅲ洲際彈道導彈。...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