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損組織病理檢查:表皮正常,真皮淺層可見局灶鈣質沉積,真皮上部和中部可見彈性纖維變性、斷裂, 排列不規則,病變區域表現為嗜堿性變,呈團塊狀或 顆粒狀改變(圖 1B)。 彈性纖維 Verhoeff-Van Gleson 染色:真皮可見大量彈性纖維變性、斷裂、卷曲、碎片 化,病變區呈顆粒狀或片狀(圖 1C)。 診斷:彈性纖維假黃瘤。...
心內膜彈性纖維增生癥(EFE)又名心內膜硬化癥,其病因尚未明了。為小兒原發性心肌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又稱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先天性心臟病如主動脈縮窄、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閉鎖等并發的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稱繼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其臨床意義決定于原發的心臟畸形。...
這些因素導致表皮萎縮,毛囊皮脂腺角 化異常,彈性纖維變性及真皮淺層膠原纖維嗜堿性 變等結構改變。結節性類彈性纖維病的確診主要依 靠臨床表現,很少依賴病理。但其在組織學特征中 存在非常典型的變化,如毛囊口擴大、角質物填充, 形成毛囊性囊腫,真皮淺層膠原纖維嗜堿性變,彈性 物質染色呈團塊狀且排列紊亂[2]。 本病的鑒別診斷主要有:成簇性眼眶周圍粉刺、 黑頭粉刺樣痣、播散性彈性纖維瘤等。...
皮損組織病理:表皮輕度角 化過度,棘層萎縮變薄,真皮淺中層可見肉芽腫性炎 性細胞浸潤, 阿辛藍染色( -),彈性纖維染色示真皮淺 層彈性纖維減少( 圖 2),診斷:環狀彈性纖維溶解性巨 細胞肉芽腫。予雷公藤多苷 20 mg 口服,每日 3 次,糠 酸莫米松軟膏外用,治療 2 周后患者病情較前好轉。治 療 1 個月后皮損基本消退,雷公藤多苷減量至 10 mg 口服,每日 2 次維持治療。...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