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0701:1994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X-ISO 發布于 1994-04。
ISO 10701:1994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H11 鋼鐵與鐵合金分析方法,在國際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77.080.01 黑色金屬綜合。
本標準有等同采用的 中文版 GB/T 223.67-2008 鋼鐵及合金.硫含量的測定.次甲基藍分光光度法
ISO 10701:1994 鋼和鐵 硫含量的測定 甲基蘭分光光度法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ISO 10701:1994 。
規定的方法適用于 0.0003% (m/m) 至 0.010% (m/m) 之間的硫含量。 但鈮、硅、鉭、鈦對硫的測定有干擾,該方法的適用范圍和試件質量取決于干擾元素的濃度。
酸度影響亞甲基蘭染料的生成,所以水樣的測定必須與校準曲線相同;顯色時,加入的兩種試劑(對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與硫酸鐵銨溶液)均含有硫酸,應沿管壁徐徐加入,并加塞混勻,避免硫化氫逸出而損失;文獻報道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測定硫化物標準樣品時,實驗的溫度選擇在18~22 ℃為宜,隨著顯色溫度的增高或降低,亞甲基蘭的吸光度均降低;試劑加入順序不能顛倒,否則,顯色度明顯降低。...
(1)碘量法 可參見《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碘量法》(HJ/T 60—2000)。原理是:在酸性條件下,水樣中的硫化物與過量碘溶液作用,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根據硫代硫酸鈉溶液消耗量,間接計算硫化物的含量。(2)分光光度法 有直接顯色分光光度法和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兩種。...
原理是:在酸性條件下,水樣中的硫化物與過量碘溶液作用,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根據硫代硫酸鈉溶液消耗量,間接計算硫化物的含量。(2)分光光度法 有直接顯色分光光度法和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兩種。可參見《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直接顯色分光光度法》(GB/T 17133—1997)和《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6)。...
2、灰色的測定(按GB11198.2-89《工業硫酸 灰分測定 重量法》規定進行)3、鐵含量的測定[按GB11198.3-89《工業硫酸 鐵含量的測定 鄰菲羅啉分光光度法》(仲裁法)或GB11198.4-89《工業硫酸 鐵含量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規定進行]4、砷含量的測定[按GB11198.5-89《工業硫酸 砷含量的測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光度法》(仲裁法)或GB11198.6-89《...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