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研究人員采用偶聯劑對氧化釓進行表面改性處理,提高了其在基體內部的界面相容性和彌散性,使輻射粒子更充分地與材料內部的功能組元相互作用從而迅速衰減。其次,研究人員設計的復合材料,采用了釓—氫—硼體系對中子進行慢化和吸收,利用輕、重核與中子的相互作用特性以及釓和硼的高熱中子吸收截面特性,使高能入射中子與釓產生非彈性碰撞,與氫、碳、氧發生彈性碰撞直至成為熱中子,最后被釓和硼吸收。...
、高能中子屏蔽、大氣中子輻照效應測試平臺等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對中國國內相關工作的開展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由于物料對紅外線的反射率因其不同的吸收特性及雜散特性而異,若僅用水的吸收波長,物料的表面狀態、顏色、結構等因素會干擾水份測量;為此采用三波長法,即一個被水強烈吸收的波長(測量波長)和兩個被水吸收不太強的波長(參比波長),檢測和計算這三個波長反射光的能量之比,即可消除其他因素對水份測量的干擾。?M3000水份儀的工作原理如右圖所示。...
核能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中子被稱為核能系統的“靈魂”,是反應堆中核反應的觸發粒子和能量載體,也是產生核熱能和引發放射性的源頭。中子源是產生、研究、利用中子的必備科學裝置,也是開展中子物理與輻射安全、先進核能系統關鍵技術及核技術交叉應用等研究的重要實驗平臺。 日前,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FDS鳳麟核能團隊的科研人員,在中子輸運物理與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創新研究成果。...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