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ISO 6296:2000
    石油產品 水的測定 電位測量卡爾·費休滴定法

    Petroleum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 Potentiometric Karl Fischer titration method


    標準號
    ISO 6296:2000
    發布
    2000年
    發布單位
    國際標準化組織
    當前最新
    ISO 6296:2000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沸點低于390℃的石油產品中水的直接測定方法。 它涵蓋的質量分數范圍為 0.003 % (m/m) 至 0.100 % (m/m)。 本標準適用于沸點390℃以上的石油產品和潤滑油基礎油。 然而,這些材料的精度尚未確定。 注 1:許多與縮合或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的物質和化合物類別會干擾卡爾費休滴定法測定水的量。 在石油產品中,最常見的干擾是硫化氫和硫醇硫,然而,這些濃度低于 0.003% (m/m) 的硫不會在 0.003% (m/m) 至 0.100% (m/m) 范圍內造成顯著干擾。 /米)水。 其他常見的有機硫化合物,如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噻吩,不會產生干擾。 注2:就本國際標準而言,術語“%(m/m)”和“%(V/V)”分別用于表示材料的質量分數和體積分數。

    ISO 6296:2000相似標準


    推薦

    測量指南——卡爾滴定法技巧與提示

    如果分析物是卡爾滴定法是首選方法。簡而言之,含量是通過向樣品中加入已知濃度碘I2溶液(溶解在 甲醇等醇類中)來測定。碘與以1:1比例反應,分兩步進行。其中涉及甲醇、有機堿和二氧化硫(SO2)。這個化學反應是來自于德國化學家卡爾(Karl Fischer),他開發了這種用于測定石油產品 含量分析技術,因此被稱為卡爾(KF)反應。...

    微量水分測定儀檢測原理及主要特點

    卡爾法簡稱法,是1935年卡爾(KarlFischer)提出測定水分容量分拆方法。法是測定物質水分各類化學方法中,對zui為專一、zui為準確方法。雖屬經典方法但經過近年改進,提高了準確度,擴大了測量范圍,已被列為許多物質中水分測定標準方法。    ...

    微量水分測定儀檢測工作原理

    微量水分測定儀采用卡爾-菲庫侖滴定法檢測原理,應用微電腦自動控制技術,采用大屏幕液晶顯示屏,全中文菜單提示操作,有豐富運算,打印實驗結果功能,是石油、化工、電力、醫藥、農藥行業及科研院校測試水分含量理想儀器。卡爾法簡稱法,是1935年卡爾(KarlFischer)提出測定水分容量分拆方法。法是測定物質水分各類化學方法中,對最為專一、最為準確方法。...

    卡爾水分測定儀容量法與電量法區別

    進入石油產品存在狀態主要有下列三種:一、懸浮狀:水分以水滴形態懸浮于油中。多發生于粘度較大重油,二、乳化狀:指水分以極細小水滴狀均勻分散于油中,三、溶解狀:水分以溶解于油中狀態存在。其能溶解在油中量,決定于石油產品化學成分和溫度。通常,煥烴,環烷烴及烯烴溶解能力較弱,芳香烴能溶解較多水分。溫度越高,水能溶解于油品數量越多。所以需要卡爾測定測量其中含水量有多少。?...


    ISO 6296:2000 中可能用到的儀器設備


    誰引用了ISO 6296:2000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