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攝影時,工作人員應嚴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調節照射野,便有用線束限制在臨床實際需要的范圍內并與成像器件相匹配。對受檢者的非投照部位應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7.10 攝影時,工作人員應在屏蔽室(區)等防護設施內進行曝光操作,并應通過觀察窗等密切關注受檢者。 7.11 進行X射線攝影檢查時,工作人員應注意合理選擇膠片以及膠片與增感屏的組合,并重視暗室操作技術的質量保證。 ...
3.操作使用:目前醫院使用CR、DR已比較普及,據不完全統計,使用X線傳統屏片攝影每個病人平均需要7.5分/人,采用CR攝影的需6分/人,而采用DR攝影的需要2.5 分/人,CR可與原有的適合X線平片攝影的X線機系統配合使用,特別是可用在ICU、急診室等特殊科室的復雜體位的攝影,而DR系統則較適合透視與點片、攝影及各種造影檢查。...
X射線應用于醫學診斷,主要依據X射線的穿透作用、差別吸收、感光作用和熒光作用,也就是大家所“拍攝”的X光。由于X射線穿過人體時,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如骨骼吸收的X射線量比肌肉吸收的量要多,那么通過人體后的X射線量就不一樣,這樣便攜帶了人體各部密度分布的信息,在熒光屏上或攝影膠片上引起的熒光作用或感光作用的強弱就有較大差別,因而在熒光屏上或攝影膠片上將顯示出不同密度的陰影。...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