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監測數據的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要求,從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角度出發,為了使監測數據能夠準確地反映水環境質量的現狀,預測污染的發展趨勢,要求環境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水質環境監測工作包括監測點位的布設、水樣的采集與保存、實驗室分析、數據處理和綜合評價5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會影響監測數據的質量。...
本標準是水質采樣標準的第二部分。?本標準參照采用國際標準ISO?5667-2:1982《水質——采樣——第2部分:采樣技術指導》。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是采樣技術的基本原則指導,不包括詳細的采樣步驟。本標準適用于開闊河流、封閉管道、開闊水體、底部沉積物及地下水采樣。? 本標準是為質量保證控制、水質特征分析、底部沉積物及污泥在內的采樣技術指導,是為水污染鑒別得到可靠的數據而設計的。...
2 水質監測過程中常見的技術問題? 一個完整的水質監測過程包括水樣的采集、樣品的預處理、檢測分析和數據處理環節。在進行水質監測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掌握不好都會使監測結果發生偏差。? 2.1實驗室環境存在的問題? 在完成水樣采集后,需要把樣品送回到實驗室進行分析和處理。...
(2) 工業廢水的采樣,應注意樣品的代表性;在輸送、保存過程中保持待測組分不發生變化;必要時,采樣人員應在現場加入保存劑進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樣品應在低溫下保存;為防止交叉污染,樣品容器應定點定項使用;自動采樣器采集且不能進行自動在線監測的水樣,應貯存于約4℃的冰箱中。(3) 了解采樣期間排污單位的生產狀況,包括原料種類及用量、用水量、生產周期、廢水來源、廢水治理設施處理能力和運行狀況等。...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