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GB 16001-1995
    傷寒、副傷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of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2017-03

    標準號
    GB 16001-1995
    發布
    1996年
    發布單位
    國家質檢總局
    當前最新
    GB 16001-1995
     
     
    代替標準
    WS 280-2008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傷寒、副傷寒的診斷原則(包括臨床診斷標準與確診標準)、診斷標準和防治原則。 本標準適用于我國所有城市和農村各級醫療保健、衛生防疫機構。

    GB 16001-1995相似標準


    推薦

    間接炭凝集試驗

    實驗概要本文以馬副傷寒性流產為例介紹了間接炭凝集試驗(indirect carbonal agglutination test)的原理操作流程。實驗原理該血清反應是以炭粉顆粒為載體,將已知的馬副傷寒性流產血清吸附在該載體表面上,形成抗體炭粉結合物,即為診斷副傷寒性流產用的炭粉致敏血清。...

    肥達氏反應的臨床意義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1)升高:  ①O、H凝集價均升高,可診斷傷寒。  ②OA、B、C其中之一凝集價升高時,可診斷副傷寒甲或乙或丙型。  ③H凝集價升高而O凝集價不高者。  A.曾注身接種傷寒疫苗者。  B.曾患過傷寒病者。  C.極少數傷寒患者因O凝集價被Vi抗原影響而不增高。  D.其他沙門菌屬感染者。  ...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肥達氏反應介紹

    肥達氏反應介紹:  肥達氏反應是用已知傷寒菌的H(鞭毛)和O(菌體)以及甲型(A)與乙型(B)副傷寒沙門氏菌的標準液與病人血清做凝集試驗,用于傷寒副傷寒的輔助診斷或用于流行病學調查的免疫凝集實驗。  傷寒副傷寒患者發病12天后血清中可產生特異性抗體,并逐漸上升,至第4周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  機體感染傷寒副傷寒桿菌后會產生相應抗體,正常人因隱性感染或預防接種,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的抗體。...

    免疫學實驗--肥達氏反應介紹

      肥達氏反應介紹:   肥達氏反應是用已知傷寒菌的H(鞭毛)和O(菌體)以及甲型(A)與乙型(B)副傷寒沙門氏菌的標準液與病人血清做凝集試驗,用于傷寒副傷寒的輔助診斷或用于流行病學調查的免疫凝集實驗。   傷寒副傷寒患者發病12天后血清中可產生特異性抗體,并逐漸上升,至第4周達高峰,以后逐漸下降。   ...


    誰引用了GB 16001-1995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