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量關于質量管理的文獻資料研究重點均落實在質量規范、標準的建立以及質量規范、標準在質量控制方法的制定和性能評價上的應用[4, 5, 6, 7], 僅少量文獻研究了臨床實驗室的檢測水平與臨床需求之間的符合程度[8]以及由于檢測系統間檢測結果的不一致可能對臨床判斷產生的影響[9]。對檢出失控后如何對失控檢出前批次的患者樣本檢測結果進行有效性評估未見相關報道。...
6、非常規項目質量控制監督應加強內部質量控制措施,必要時進行全面的分析,包括使用標準物質或已知被分析物濃度的控制樣品,然后進行樣品或加標樣品重復分析,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質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性評審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性每年評審一次,確認其原理和理論是否正確、完整,有無缺陷,操作上是否可行,方法上能否有所改進和補充,組織過程是否完善,并用于下一年度質控工作的改進。?...
據了解,該標準是對《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5-2019/ ISO/IEC 17025:2017)“7.7 確保結果有效性”條款的細化,從內部控制方法、外部控制方法和控制方案策劃等方面進行指導,充分分析內外部質量控制的不同措施,提出應用范圍明確、要素清晰、可操作、可參照的技術要求,有效確保化學分析實驗室所提供數據的有效性與可靠性。...
1標準物質監控1.質控過程通常的做法是實驗室直接用合適的有證標準物質或內部標準樣品作為監控樣品,定期或不定期將監控樣品以比對樣或密碼樣的形式,與樣品檢測以相同的流程和方法同時進行,檢測室完成后上報檢測結果給相關質量控制人員,也可由檢測人員自行安排在樣品檢測時同時插人標準物質,驗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