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T 0036-2012由國家文物局 發布于 2012-07-31,并于 2012-08-01 實施。
。
WW/T 0036-2012 田野考古出土人類遺骸DNA獲取技術規范的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最新版本是 WW/T 0036-2012 。
肯尼亞維多利亞湖岸邊的一次考古發掘找到了數百件300萬年前的石器和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早期人類牙齒及被屠宰的河馬類動物遺骸。這為早期人類使用石器捕食大型動物的觀點提供了直接證據。相關研究2月9日發表于《科學》。古人類(包括智人及其近親在內的靈長類動物)至少在330萬年前開始使用工具。研究人員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知,是因為他們曾在肯尼亞北部一個遺址發現了相關石器。...
通過分析保存在古代遺骸中的DNA序列,可以直接揭示出古代群體中的遺傳信息,在解決人類的起源與遷徒、動物的家養和馴化過程,及農業的起源和早期發展等重大考古學問題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韓昇介紹,目前不少大學的人類學研究,是把考古系的田野調查、社會學的社會調查、與歷史學的解釋相結合,整體研究偏向文科。復旦曾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擁有豐富的相關經驗。 對于公眾質疑較多的古DNA是否具備檢測可能性,李輝表示,歐洲學者早已完成對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的DNA研究,確認他們為“白皮膚”、“紅頭發”。...
這一成果為考古遺址中哺乳動物遺骸的準確鑒定提供了一個形態學和遺傳學方法相結合的范例,并對探索東亞地區豹的母系遺傳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老司城遺址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永順彭氏土司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該考古遺址出土了大量動物骨骼,為探討清代中期以前該地區動物群體組成提供了機會。...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