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表觀上簡單,盤繞螺旋(coiled coil ) 模體是高度專一的,并在理解三級結構及其形成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最常觀察到的盤繞螺旋形態——平行二聚態,其一般的結構類型仍有待全面的描述。盡管如此,其結構已呈現出在某些特定位置需要某些特定類型氨基酸的嚴格規則。本實驗來源「現代蛋白質工程實驗指南」〔德...
本節討論盤繞螺旋特異性設計所涉及的幾個不同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在核心處和邊沿位置選擇氨基酸以得到期望的寡聚態( 見 3. 2.1)、特異性(見 3. 2. 2 ) 和螺旋取向 ( 見 3.2.3 )。這里,我們也把針對特定穩定性的不同設計方案聯系起來。第 4 小節(見 3. 2.4 ) 涉及...
( 3 ) 在研究設計好的反平行盤繞螺旋核心位置的丙氨酸的位置效應時(見注 3 ),Monera 等發現,當丙氨酸殘基在適當位置(即在同一個環上)時,會形成二聚體 [ 20 ] 。如果丙氨酸殘基不同步,會形成四聚體。對此,最可能的解釋是,四聚體中同步丙氨酸形成的孔穴高度地不穩定,因而...
( 9 ) Ji 等突變了 gp41—— 來自猿猴免疫缺陷病毒的 6 螺旋束包膜蛋白,與 gp120 一起,負責病毒與 CD4+?細胞的融合 [ 34 ] 。在結構上,它是由反平行雜二聚體組成的三聚體蛋白。在這一研究中,為核心氫鍵和鹽橋負責的(兩個 Gln 和兩個 Thr 殘基)4 個被掩埋...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4-10-27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