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D4096-17(2017)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US-ASTM 發布于 2017,并于 0000-00-00 實施。
ASTM D4096-17(2017)在國際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13.040.01 空氣質量綜合。
* 在 ASTM D4096-17(2017) 發布之后有更新,請注意新發布標準的變化。
1.1 本測試方法規定通過高流量真空泵以 1.13 至 1.70 m3/min(40 至 60 ft3 /min) (1-4).2 1.2 此流速可收集直徑小于 100 μm(斯托克斯當量直徑)的懸浮顆粒。然而,大于 20 μm 的顆粒的收集效率隨著顆粒尺寸的增加而降低,并且隨著風相對于采樣器掩體屋脊的角度以及速度的增加而變化很大 (5)。當使用玻璃纖維過濾器時,通常收集直徑為100至0.1微米或更小的尺寸范圍內的顆粒。
1.3 質量負載的上限將通過樣品材料堵塞過濾介質來確定,這會導致流速顯著下降(見 6.4)。對于灰塵較多的大氣,需要更短的采樣周期。該方法可檢測的最小顆粒物量為 3 mg(95% 置信水平)。當采樣器以 1.70 m3 /min (60 ft3 /min) 的平均流速運行 24 小時時,相當于 1 至 2 μg/m3 (3)。
1.4 收集的樣品可通過多種方法對特定成分進行進一步分析。
1.5 以 SI 單位表示的值應被視為標準值。括號中給出的值是英寸-磅單位的數學轉換,僅供參考,不被視為標準。
1.6 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所有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建立適當的安全、健康和環境實踐,并在使用前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1.7 本國際標準是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技術壁壘(TBT)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制定國際標準、指南和建議的原則的決定》中確立的國際公認的標準化原則制定的。
03適用產品采樣袋:SHIMSEN BAG, PET采樣袋03《環境空氣 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HJ 1263-2022)01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測定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重量法,適用于使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樣器進行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的手工測定,同時適用于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的手工測定。...
(HJ 1263-2022)《環境空氣 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本標準支撐《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實施,規定了測定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重量法,適用于使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樣器進行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的手工測定,同時適用于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的手工測定。...
3、《環境空氣 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HJ 1263-2022)本標準支撐《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實施,規定了測定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重量法,適用于使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樣器進行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的手工測定,同時適用于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的手工測定。...
(4)吸附管采樣法的實際采樣體積應小于安全采樣體積,必要時應在采樣前按照監測方法標準要求進行穿透試驗,以保證吸收效率,避免樣品損失。(5)樣品箱要有防震和防撞措施,防止樣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損壞。3、濾膜采樣法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手工監測方法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要求分別見GB/T 15432、HJ618 和HJ 656。...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