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源入海污染壓力巨大,鄰近海域環境較差。主要河流入海監測斷面水質較差,枯水期、豐水期和平水期,72條河流入海監測斷面水質劣于第Ⅴ類地表水水質標準的比例均超過50%。河流攜帶入海的污染物總量約1760萬噸,較2013年增加5%。化學耗氧量、氨氮和硝酸鹽氮等的入海量較上年均有所升高。 陸源入海排污口達標排放率仍然較低,445個陸源入海排污口全年達標排放次數占監測總次數的52%。...
據監測,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表明,18個重點入海排污口中,13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的水質不能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的水質要求,占監測總數的72.2%,其中9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的水質為劣四類。...
據監測,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表明,18個重點入海排污口中,13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的水質不能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的水質要求,占監測總數的72.2%,其中9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的水質為劣四類。...
所監測的入海排污口污水中主要超標污染物是總磷、懸浮物和化學需氧量(CODCr),超標率分別為24.9%、16.8%和16.4%。 此外,26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的監測結果表明,16個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的水質劣于第四類,22個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不能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的水質要求,占比達85%。主要超標污染物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化學需氧量。...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