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團隊針對南方稻田污染問題,首次提出并研發了稻米鎘污染控制技術(VIP技術),可使稻米鎘含量降低30%以上;協同研發的鎘鉛污染農田原位鈍化修復與安全生產技術,獲得12項發明專利,在湖南示范應用,共使1.94萬公頃鎘鉛污染稻田實現了安全生產與高效利用。 ...
鎘污染特征與遷轉規律主要研究鎘污染的特征、來源及在土壤與水稻中遷轉的規律,如鎘在水稻根、莖葉、籽粒等不同部位的聚集規律與機制等;污染過程防控從溯源開始,篩選出水稻鎘低積累品種,再研究灌溉水鎘消減、重金屬高效鈍化、鎘污染稻田耕作等技術;末端治理主要研究鎘在稻米中的富集部位和賦存形態,探索鎘超標稻米的安全加工技術和富鎘稻稈資源化利用技術。 ...
“民以食為天”,大米是我們餐桌上的“天”,大米的安全質量受到全人類的關注。自從2013年5月中國廣東發現大量湖南產的含鎘毒大米,一度引起轟動。不光是鎘、鉛這樣的重金屬污染,現在的稻米還面臨著農藥殘留的威脅。目前按照最嚴格的國內外標準,我國稻田重金屬鎘的含量是基本是合格的;鉛超標的土地也已經轉移基本不再用于種植水稻。...
在工礦企業周邊農區、城市郊區、污水灌區這三類重點區域,按照普查污染點位25%左右的比例選取采樣點位,一般農區中每個水稻種植鄉鎮至少選取一個土壤普查采樣點位。水稻樣品主要監測其中含鉛、汞、鎘、鉻等4種污染物及無機砷含量。 吉安將選取371個監測點位,按照每個點位150畝的標準計算,將對5.5萬多畝稻田生產的稻米進行檢測。...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