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ASTM E983-04
    最小化俄歇電子能譜中不需要的電子束效應的標準指南

    Standard Guide for Minimizing Unwanted Electron Beam Effects in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標準號
    ASTM E983-04
    發布
    2004年
    發布單位
    SCC
    替代標準
    ASTM E983-05
    當前最新
    ASTM E983-19
     
     
    適用范圍
     完整說明 1.1 本指南概述了俄歇電子能譜 (AES) 中不需要的電子束效應的起源和表現。
    1.2 提供了一些關于最有可能產生這些效應的電子束參數的一般準則。
    1.3 識別了材料的一般類別這些最有可能表現出不需要的電子束效應。此外,還提供了一些已觀察到遭受電子損傷效應的特定材料的表格。
    1.4 概述了一種簡單的方法,用于在常規 AES 分析期間確定這些效應的存在和程度。
    1.5 本標準并不旨在解決所有問題與其使用相關的安全問題(如果有)。本標準的使用者有責任在使用前建立適當的安全和健康實踐并確定監管限制的適用性。

    專題


    ASTM E983-04相似標準


    推薦

    什么是荷電效應

    對于導電性能不好樣品如半導體材料,絕緣體薄膜,在電子束作用下,其表面會產生一定負電荷積累,這就是電子荷電效應.樣品表面荷電相當于給表面自由電子增加了一定額外電壓, 使得測得動能比正常要高.在電子,由于電子束束流密度很高,樣品荷電是一個很嚴重問題.有些導電性不好樣品,經常因為荷電嚴重而不能獲得.但由于高能電子穿透能力以及樣品表面二次電子發射作用...

    電子譜分析類型

    電子效應對表面微量元素有很高靈敏度,探測周期表氦以后所有元素,而且分析速度快。應用電子可以對材料進行成分定性、定量分析。雖然X射線、離子等激發源也可用來激發電子,但由于電子便于產生高束流、容易聚焦和偏轉,故通常采用電子束作為電子激發源。為了激發躍遷,在常規AES中產生初始電離所需入射電子能量在1~30 keV。...

    常見表面分析測試技術有哪些?

    這個躍遷過程可能是無輻射躍遷,所釋放出能量使殼層 L2,3 上電子激發成自由態,這種二次電子稱為電子(見圖)。上述過程稱為過程,由法國物理學家P.-V.于1925 年發現。電子數按能量統計分布稱電子,每種元素有各自特征電子,故可用來決定化學成分。電子常被用來分析和鑒定固體表面的吸附層、雜質偏析及催化機制研究等。...

    電子(1)

    電子(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簡稱AES),是一種表面科學和材料科學分析技術。因此技術主要借由效應進行分析而命名之。這種效應系產生于受激發原子外層電子跳至低能階所放出能量被其他外層電子吸收而使后者逃脫離開原子,這一連串事件稱為效應,而逃脫出來電子稱為電子。...


    誰引用了ASTM E983-04 更多引用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